半年报出炉,“消费第三城”再承压

据北京市统计局官网消息,上半年北京经济运行平稳,稳中向好买入返售金融资产。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北京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029.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分项数据中,上半年,全市实现社零总额6734.2亿元,同比下降3.8%。

具体来看,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主要商品类值中,金银珠宝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及化妆品类等时尚娱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6.1%、9.3%和7.6%;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等绿色智能消费受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4.6%和3.1%;粮油食品类、日用品类等基本生活类商品同比分别增长13.9%和2.7%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解读:以全年社零总额数据为基准,北京曾是我国“消费第一城”,但在2018年社零总额被上海超过,2022年又被重庆超越,目前保持全国第三位买入返售金融资产。2025年,消费被列为经济增长主引擎。上半年,北京实现社零总额6734.2亿元,同比下降3.8%。

增速下降并非首次出现,拉长时间线来看,去年3月,北京月度社零总额由升转降,全年增速为-2.7%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今年春节期间消费短暂升温,但未能改变下行方向。当前经济半年报公布,北京市统计局分析指出,社零总额呈降势,主要是受有效需求不足、市场竞争激烈、部分企业经营模式转变等因素影响——

具体来看,一方面,通讯器材类商品由于企业经营模式发生变化,跨区域设立经营主体明显增加,对部分单位在京实现的零售额产生一定影响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另一方面,受北京传统优势领域的燃油车市场需求不足影响,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同比下降,与此相关的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额也呈现降势。

北京是我国五个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之一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就在本月初,《北京市深化改革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印发,力争到2030年,本市市场总消费额年均增长5%左右,打造2—3个千亿级文商旅体融合消费新地标,在全球消费市场的辐射带动能力、资源配置能力和创新引领能力进一步提升。

这里提到的“市场总消费额”,由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组成买入返售金融资产。有专家指出,在当前我国以服务消费为代表的新型消费业态不断涌现、高端消费由实物奢侈品消费向文化消费转移的背景下,传统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标,已无法完整诠释城市消费市场活力。早在2017年,北京便提出以总消费替代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作为衡量实际消费水平的指标。

数据显示,上半年,北京服务性消费额保持较快增长,同比增长4.7%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体验式消费备受青睐,北京国际电影节、大型展览、演唱会等文旅服务供给丰富,电影票房两位数增长,带动文娱服务性消费额表现较好,电视电影、文化艺术、娱乐等相关行业收入保持较快增长。互联网直播、游戏及生活服务带动信息服务性消费额持续向好。

但需要指出的是,以市场总消费额增速来看,北京上半年增速并不算高,同比增长0.9%买入返售金融资产。面对“到2030年市场总消费额年均增长5%左右”的目标,北京发布了24条举措提振消费,包括在下阶段推动居民增收减负、优化服务消费体验、增强商品消费动能、持续优化消费环境等,从供需两端,着力提振消费。(城市进化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