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征程,再出发 “2022第一财经金融价值榜·金融峰会” 在上海举行

Connor Binance交易所 2023-03-16 114 0

[ 2023年,在全球进入后疫情时代的新发展格局下,究竟会出现什么新挑战和新趋势?12月21日,“2022第一财经金融价值榜(CFV)·金融峰会”在上海举行,以“新征程·再出发”为年度主题,研讨和前瞻中国的经济新征程上海金融。 ]

海外发达经济体在2023年将面临更严峻的衰退风险,通胀却居高不下,这或致利率维持在高位更长时间上海金融。叠加疫情反复、地缘政治冲突等多重因素影响,世界经济增长挑战重重。

中国目前则正式进入疫后复苏阶段,中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加大对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上海金融。同时,金融改革开放也持续深化。

2023年,在全球进入后疫情时代的新发展格局下,究竟会出现什么新挑战和新趋势?12月21日,“2022第一财经金融价值榜(CFV)·金融峰会”在上海举行,以“新征程·再出发”为年度主题,研讨和前瞻中国的经济新征程上海金融。在这一年所有的重大事件中,第一财经的报道从未缺席。打造“上海经济日记”,记录大上海保卫战全过程;推出“抗疫助企平台”,帮助众多中小微企业反映和解决金融信贷、物流等难题;积极推动防疫政策调整优化、经济社会早日步入正轨。“这一年,我们既坚守了媒体的责任,专业能力也得到充分彰显。”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副总裁、上海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蓉在致开幕词时表示。

“CFV一路走来,时至今日,已经是第十六个年头上海金融。它忠实记录了全球金融的动荡与巨变,见证了中国金融的崛起、改革和前行。这与第一财经一直以来倡导的‘理性’、‘洞察’和“远见”一脉相承,CFV在甄选出那些表现卓越的金融机构的同时,也致力于搭建顶级金融话语平台,集聚业内精英智慧,通过理性温和的研讨,深刻洞察和富有前瞻力地为投资者解析经济大势与财富密码。”李蓉称。

四大主旨前瞻中国热点趋势

本次金融峰会由四大主旨演讲开场,分别前瞻关键的中国热点趋势上海金融

主旨演讲嘉宾分别为: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执行理事屠光绍(《ESG投资和金融价值提升》),滴灌通集团创始人及主席、香港交易所集团前行政总裁李小加(《数字化金融创新如何支持小微经济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原司长盛松成 (《我国目前房地产调控与风险化解》),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怎么看当前房地产市场》)上海金融

屠光绍表示,ESG投资聚焦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它也必定对于金融价值的提升产生积极的影响上海金融。“中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所以都面对着比如说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问题和挑战。金融资源在配置过程当中,怎么样更多兼顾社会价值,这是时代发展的需求。”

综合国际国内经验来看,ESG投资的具体路径包括三方面:第一,需要有基础设施上海金融。对于企业而言,关注ESG的情况,必须要对其进行分类;第二,需要明确投资方法和战略,使得ESG投资成为一种投资体系;第三,需要对ESG投资业绩进行评价考核,使ESG投资所带来的金融价值可衡量,既能做定性分析,也能做定量分析。

值得一提的是,ESG投资也成为了国际金融合作的重要领域上海金融。在金融制度型开放中,如何更多地推动国际合作,ESG投资就是一大抓手。“我们需要不断通过制度型开放提升中国ESG投资在全球的影响力,同时积极参与国际上关于可持续金融与可持续投资的规则与标准的制定,与全球形成更好的互动和融合。”屠光绍称。

在中国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如何让资本市场更有效地支持实体小微经济,这是重要的议题,也是李小加离开港交所后聚焦的新课题上海金融。他表示,今天中国的小店收入端已完全透明了,收入端有一系列的数字化系统,让分账成为可能,一旦分账成为可能时,如果能够在分账端把投资的钱也在小店拿到收入之前就分掉,那我们的金融完全就是一个重新开始的新型塑造。

展开全文

“滴灌通就是首创了一个新型的资产类别,非股非债,我们叫做每日收入分成,英文叫做DIC,第一是每日收钱,第二是,直接从收入中间做一个比例收钱,第三,是个简单的合同,既不是借债放贷,也不是做股东,是个每日按照收入的比例分成,然后这个分成的比例又是一个变化的比例,开始在我们本金收回之前的比例,在本金收回以后换一个更低的比例上海金融。”他称,“我们为什么认为找到了一个新的路?就是把资本深入到毛细血管的摸索,这是我们小微经济体高度数字化完成以后一切都有可能。”

2022年1~10月,全国住房销售面积累计同比是下降了22%,与2020年初第一轮疫情冲击相比,这一轮房地产市场受挫的情况似乎更为严重上海金融。自四季度以来,推动地产市场复苏的“三支箭”祭出,未来如何实现房地产市场的软着陆对中国经济而言意义重大。

对此,盛松成表示,无论是2003年非典,还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期间,我国房地产业都发挥了稳增长的作用,这在当时是一举两得的,因为它既改善了人民生活,也加速了城镇化进程,促进了经济发展上海金融。因为当时我国人均住房面积还比较少,而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房地产市场运行的底层逻辑也随之变化。从均衡发展的角度来看,我国未来不可能再通过房地产业来大幅拉动经济增长,我国人均住房面积已接近美国的三分之二,而我国的人均GDP只有美国的六分之一。

不过盛松成也认为,目前在各项政策刺激下,房地产市场正处于筑底阶段上海金融。“我们必须软着陆,而且也一定会软着陆,因为房地产对经济社会的影响非常广泛,而且我国有这个手段能够使房地产软着陆。”

无独有偶,连平也认为,从过去的经验来看,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每下降1个百分点,将拖累GDP增速约0.1个百分点上海金融。房地产行业对整个GDP的贡献或达30%,其兴衰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除了“三支箭”,连平还提出了六方面的中长期建议。

第一,希望长期提供合理稳定的银行信贷的支持;第二,要增加房企非银金融的融资,包括运用债券、信托、REITs、信用违约掉期以及信用风险缓释凭证等;第三,要优化疫情的防控政策,引导住房的销售、建筑工程顺利的推进;第四,要进一步合理松动土拍的规则上海金融。建议取消或调整较高标准建设的方案,为房企留出适当的利润空间,适当降低保证金缴纳的额度,延长出让金缴纳的周期,下调部分地块起拍价以及降低土地溢价率的上限,提高房企参拍的积极性,同时盘活存量的建设用地,推动存量商业用地转为住宅用地,符合条件的城市建议增加每年土拍的次数;第五,建议建立健全风险监测的体系,对于停工、烂尾的项目,建议监管部门要积极推动购房者与相关的开发商、银行来沟通进行协调,平稳化解相关的问题和风险;第六,要弥补预售资金存在的监管漏洞,确保房企预售资金用于房地产项目建设,保障工程款按期支付;最后,连平也建议要建立人口流动、土地供给、金融支持与房价变动挂钩的机制。

年度首席经济学家前瞻中国经济

金融峰会揭晓了“2021第一财经金融价值榜”,包括“年度金融人物”、“年度机构首席经济学家”、“年度金融机构”等各类奖项上海金融。各大机构的经济学家也展望了2023年的中国经济前景。

此次,获得“年度机构首席经济学家”的分别是: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部负责人彭文生,中银国际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海通国际首席经济学家孙明春,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野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陆挺,瑞银亚洲经济研究主管、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渣打银行大中华及北亚首席经济学家丁爽 ,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上海金融

就全球而言,程实认为,2022年压力更多来自通胀一侧,2023年全球滞胀格局将延续,但滞胀重心更多体现为“带”的一面上海金融

谈及中国经济的复苏进程,彭文生提及,驱动经济复苏的力量,一个是疫情防控措施优化,一个是财政政策支持,尤其是财政直达消费;陆挺认为,经过三年疫情,很多家庭的储蓄是明显下行的,中国消费复苏反弹可能没有想象中那么强劲上海金融。但明年中国仍会维持较为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保障GDP增长尽量靠近5%这一应有的潜在增长区间;汪涛表示,消费反弹、房地产企稳是明年经济复苏最重要动力,会抵消全球经济下行、出口变弱的拖累。

就地产而言,明明称,过去认为房价永远上涨,现在发现也有可能下跌,伴随老龄化和人口结构变化,房地产进入新阶段上海金融

民企也是中国经济、就业的关键部分上海金融。邢自强认为,如何恢复民营企业和全球商界对中国的信心?很多长期的挑战需要我们制度性的改革来完善。

就宏观政策而言,丁爽认为,宏观政策在明年上半年还是要保持支持的力度,但是在下半年可以逐渐向中性政策态势过渡上海金融

人民币汇率今年剧烈波动,一度逼近7.4,不过近期已经反弹至6.9区间上海金融。管涛称,保持经济合理运行,保持经济复苏在全球的领先地位,这是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关键。

就投资角度来看,李迅雷提及,资本市场双轮驱动,一轮是低估值国有大蓝筹估值提升,一轮是新兴产业高增长创新发展;孙明春认为,未来中国经济进入低增长阶段,投资者仍然可以自下而上寻找有成长性的行业和企业上海金融

此次峰会期间,四场圆桌讨论亦吸引眼球,分别聚焦了今年中国最重要的几大行业趋势和经济主题——普惠金融、养老金融、资产管理、资本市场上海金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