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元宇宙和Web3.0的底层技术,掌握了区块链才能实现Web3.0
只有掌握了区块链技术才能实现Web3.0吗区块链和抹茶交易所?
Web3.0的核心技术是区块链公链技术区块链和抹茶交易所。作为元宇宙和Web3.0的底层技术,只有掌握了区块链技术才能实现Web3.0。
区块链和比特币并非新兴概念区块链和抹茶交易所。早在2008年10月31日,一个网名叫Satoshi Nakamoto的使用者,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中本聪发表了一篇名为《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的论文,文中描述了一个基于P2P网络、加密、区块链等技术的点对点的电子现金支付系统。这是比特币以及区块链的概念被首次提出。
2009年1月3日,在位于芬兰赫尔辛基的服务器上,中本聪生成了序号为0的第一个比特币区块,也就是创世区块(Genesis Block),同时在互联网上线了比特币网络,将比特币落地为一个实际运行的区块链系统区块链和抹茶交易所。
2009年1月9日序号为1的区块生成,并与创世区块相连接,形成了第一条链区块链和抹茶交易所。这标志着区块链正式诞生。
简单来说,我们可以把区块链理解为一串包含交易信息的数据块按照时间顺序有序连接组成的链表结构区块链和抹茶交易所。区块链以点对点网络为基础,在区块链网络中每个节点都会处理交易,并以工作量为证明进行投票。投票结果也就是所谓的“共识”。在共识达成之后便会更新分布式,每个节点都会维护自己的账本记录。每个节点的数据都是独立记录和存储的,共识的制定也源于节点的工作量证明。在区块链网络中,不存在任何“中央机构”去限制节点的正常操作。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称区块链是完全去中心化的。
如果有恶意节点篡改已上链的数据,那么需要同时控制系统中超过51%的节点来提供工作量证明区块链和抹茶交易所。而这对于一个节点众多且分布广泛的区块链网络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比如,如何证明我借给你100元钱?通常有两种方法。另一种方法是在我借给你100元钱时,有一个德高望重的长者监督。长者见证了这个过程,而长者的可信度是很高的,于是大家都相信我借给了你100元钱。
另一种方法是长者不一定一直都在,于是我找了100个普通人见证这个过程区块链和抹茶交易所。这100个人虽然可信度存疑,但是如果你想赖掉这100元钱,至少要让其中的大部分人改变想法,而这会付出相当大的成本。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区块链结构带来的独特特性——去中心化和信息不可篡改(安全性)区块链和抹茶交易所。
根据区块链网络中心化程度的不同区块链和抹茶交易所,分化出3种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区块链:
(1)全网公开区块链和抹茶交易所,无用户授权机制的区块链,称为公有链;
(2)允许授权的节点加入网络区块链和抹茶交易所,可根据权限查看信息,往往被用于机构间的区块链,称为联盟链或行业链;
(3)所有网络中的节点都掌握在一家机构手中,称为私有链区块链和抹茶交易所。
联盟链和私有链也统称为许可链,公有链称为非许可链区块链和抹茶交易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