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不仅仅是一项技术
本报记者李琼皓长沙报道
区块链技术近几年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阵热潮,但其实大多数人并不清楚这是一种怎样的技术,更有人认为这是一场“庞氏骗局”火币比特币。区块链到底是“神话”还是“骗局”?企示录与湖南天河国云董事长兼CEO谭林博士进行了一场讨论。
能帮助个人知识产权进行转化
七年前,区块链确实算是一个新概念火币比特币。
谭林举了一个许多人都会遇到的例子火币比特币。毕业时发论文,需要到期刊上发表,期刊把论文交给数据库。当人们需要这篇论文时,就通过数据库检索,花钱购买。“数据库相当于一个平台。我们和平台交易,然后获得文献。其实相当于平台对论文版权形成垄断,这种垄断不利于知识的传播。不过用区块链可以这样处理,把论文放到区块链上,形成一个分布式共识,大家都知道论文版权作者是谁,如果需要看论文,不是向平台付费,而是和论文作者做交易。”
要不要付费,付多少费,由创作者来决定,而不是平台,这是一个本质差别火币比特币。
再比如文创手办IP,利用创作者想法进行IP转化并销售,需对IP付费,直接和创作者对接,可通过区块链实现火币比特币。
这些例子都能证明,区块链可以不需要一些中心化机构进行认证,也能帮助个人知识产权进行转化火币比特币。它提供一个安全平台,让创作者充分展示才华。
谭林认为,以前区块链是一个工具,一项技术,但到2020年时,政府陆续出台加快推动区块链产业发展的政策,区块链成为数字经济的七大支柱之一,区块链本身就可以形成一个产业,而不仅仅是一项技术火币比特币。
区块链就像一把双刃剑
随着技术快速发展,区块链搭上“币圈”,不少人印象中会认为区块链比较“虚”火币比特币。
谭林认为,“神话”或“骗局”,都需要理性看待区块链技术和价值火币比特币。一是区块链技术本身仍存在一定风险,二是区块链技术应用中也会产生一定的风险。
技术风险主要表现在,跨链技术瓶颈,共识机制存在漏洞等;应用风险包括上链前数据难以保真,技术滥用,匿名交易难以追责等火币比特币。
比如最近关闭的幻核,数字藏品被称为中国版的“NFT(非同质化通证)”,涉及交易和信任问题火币比特币。这个价值就是制造了商品数字版权的稀缺性,但是很多人利用区块链技术,发一些无价值甚至是侵权盗版的数字产品,就可能让许多投资者蒙受损失,这个是区块链没法控制的。
区块链就像一把双刃剑,这把剑能防御敌人,也能伤害普通人火币比特币。但是作为工具,剑本身并没有问题,取决于使用这个工具的人是什么初心。
说到比特币,它只是区块链衍生出来的一种产品火币比特币。
进一步理解,谭林把区块链比喻成面粉火币比特币。“比特币就是用面粉做的汤圆,当然还能做成包子、面饼等。区块链类似原料,是基础设施。区块链和金融、文创、司法及实体经济都能结合,是一种新型的数字技术,可以形成新的数字产业。”
展开全文
有人问,一定要用区块链吗?你也可以用别的技术,但数字计算是多个技术融合,其中一个重要技术就含区块链火币比特币。
而区块链一定是跟具体场景结合的火币比特币。数字金融、政务系统,实际上属于一些老场景。数字政务实现数据共享时,会存在数据容易丢失、不安全、隐私容易泄露等问题,用区块链就能解决该场景下存在的问题。
那么理性来看,区块链作为一种信任创造机器,它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安全可信和可编程等特点,使价值传输和信任传递成为可能火币比特币。
区块链加上元宇宙可以成为“CP”
谭林曾经在个人公众号上写过一篇文章《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火币比特币。大家谈到区块链、元宇宙的时候,是他创业的第七年。越创业越胆小,刚开始充满理想主义,认为自己可以改变世界,后来发现创业不仅现实,还很残酷。如何把区块链应用到场景,变成一个产品让别人买单,让社会对它的价值产生认同,这是摆在他面前最现实的一个问题。
谭林认为,围绕数据的生意会越做越大火币比特币。比如个人数据通过区块链技术能够得到更有效的保护,数据价值能得到进一步的挖掘。围绕数据做生意,还可以拓展到保险公司、数据银行、含数据交易所的一些技术服务机构等。在数据服务领域,区块链会发挥重要作用。
谭林告诉记者,人的生产方式还是在往数字化的方向发展火币比特币。数字化世界中,区块链会成为元宇宙或数字化领域更重要的一个基础设施。面对数字世界数量庞大的版权内容、虚拟资产,区块链加上元宇宙的沉浸式体验能完成契约执行的工作。它们会成为互相重要的依托,可以理解成“CP”。
现在是一个破旧立新的时代火币比特币。数字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占比越来越大,很多行业都在做数字化转型。有一种说法是,区块链有潜力让中国成为世界上税收效率最高、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最大的国家。这就是为什么区块链是一个必须要妥善利用的工具。
评论